2020年鼠年春節(jié)期間,新型冠狀病毒引發(fā)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國,牽動每一個人的心。全國多地啟動重大突發(fā)公共衛(wèi)生事件I級響應,控制疫情發(fā)展擴散刻不容緩。
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過程中,呼吸機、監(jiān)護儀、制氧機、負壓救護車等醫(yī)療產品發(fā)揮了重大作用,這些都不離開傳感器技術的支持。普通人接觸最多的紅外體溫計設備,更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。
紅外體溫計設備示意圖
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大多數人在正常情況下的平均體溫,大約在37°C,每個人體溫會在此正常值上下浮動0.6°C。雖然從目前各種癥狀來看,“發(fā)熱”并不是判斷感染肺炎的最關鍵指標,但在人群密集處以及各基層醫(yī)院仍將是否有發(fā)熱癥狀作為初步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參考。
紅外溫度計屬于非接觸式測溫,它是利用物體熱輻射與物體溫度之間的關系來工作的。
紅外測溫儀原理圖(資料圖)
具體來說,紅外測溫儀由光學系統(tǒng)、光電探測器、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、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。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,經過光學接收器傳輸給調制器濾除大面積的背景干擾信號,然后經過紅外探測器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,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,并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(fā)射率校正后,最終可轉變?yōu)楸粶y目標的溫度值。
紅外體溫計傳感器示意圖
以耳溫槍為例:耳溫槍是一種典型的非接觸式的紅外測溫儀,它是利用檢測鼓膜(相當于下視丘) 所發(fā)出的紅外線光譜(6~15μm)來測量體溫。根據玻耳茲曼定律,物體溫度越高,輻射能量越大。E=σεT?(σ=常量,T物體絕對溫度,ε比輻射率,n=4)。只要測出物體所發(fā)射的輻射能量,就可以確定它的溫度。
耳溫槍工作原理示意圖
使用普通的水銀體溫計一般需要在口腔、腋窩保持3~5分鐘,通過紅外方法測量體溫相對比較快捷,測量前額、耳朵鼓膜溫度則只需幾秒鐘時間。相對于其他類型的測溫方式,采用紅外測溫方式的優(yōu)勢在于快速、直觀、非接觸檢測。
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,最大的防治難點在于近距離接觸時的高傳染性,紅外體溫檢測儀的優(yōu)勢可以幫助快速篩查發(fā)熱人群,幫助我們阻止疫情傳播。而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更是紅外體溫檢測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鄭州煒盛科技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的熱電堆溫度傳感器正好可以應用于耳溫、額溫等紅外體溫非接觸測量、自動化感應設備以及智能溫度感應與控制中。